企业咨询 - 东方国际集团上海市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

中文 | English

021-65212200

常达

迭代成长,转型向上

——常达公司的常态常新

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是支撑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中国外贸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如何实现从保持传统优势到激发形成新优势的迭代成长,如何通过“数字+转型”刺激企业销售增长,如何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顺应转移,纵向突破?纺织品公司下属常达公司的每一位外销员都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

“从南到北的闯荡是外贸人的常态,把中国的纺织品通过外贸的桥梁运往世界各地,让世界更多的人都用上优异的中国纺织产品,这是中国纺织业的骄傲,也是我们纺织外贸人的荣耀。”这是常达公司总经理麦沛成初入外贸行业时就拥有的“朴实”理想。从外贸黄金时代,到如今的数字化出口平台,常达在近20年风雨历程中,积累了大量外贸业务基础。早在2004年,公司就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中东、南亚、非洲、南美各国,开启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转型的成长之路。麦沛成为了实现常达公司成立时的承诺——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经营上他用品牌助力主营商品在特定市场的销售,以规模促效益。无论是遇到常达成立前历史库存较多、资金占用过高与业务量不相匹配等棘手问题,还是常达处于业务转型重树困难期,他体现出了充分的责任和担当,本着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的原则,勇于面对艰难险阻,在他的辛勤耕耘下,常达公司向前进的主旋律一直围绕在调动企业发展活力、提升人才价值品质、传扬拼搏奋斗精神之上。他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经营决策,加强业务管理,找准“病因”消除隐患解决问题,还亲自为新人授课,讲解业务知识、商品知识,激发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在这样的良好氛围中,常达多次被评为集团“先进集体”“标杆集体”。历经坎坷,麦沛成与常达的全体员工们仍行稳致远,让公司实现“转型低谷期”的涅槃重生。如今,常达公司正在他的带领下加快构建风控管理体系,建设跨境贸易网络平台,不断寻求自我突破。2020年以来除了将主营业务出口到亚非拉地区,还与工厂对接高品质产品,虽遭遇疫情最困难的三年,但主营业务销售收入均值达到了23亿人民币,出口创汇三年均值达3.25亿美元。麦沛成根据外贸综改的战略目标和业务新布局,为外贸团队建立了新的目标,开启新的征程。

常达的前身是纺织品公司的第五业务部,它亲历了中国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无网络时代到有网络时代再到如今人工智能时代,外贸形态已悄然改变,唯一不变的是有这么一群与常达并肩作战的老外贸们,他们对事业始终怀着一颗炽热之心。他们蹚水外贸,与客户们兜兜转转数十年之久;他们每周高强度工作,跑市场、抢订单,把竭尽全力变成常态化;他们被客户“虐”、被运费“虐”、被汇率“虐”,依然昂扬向上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外贸市场上拼搏。常达的一位前辈提到自己经年的外贸岁月不禁感慨道,90年代初,他能够接到美国大型上市公司采购中国纺织品的第一单是很幸运的,但是“蛋糕”虽大,吃下却没有那么容易,为了紧紧抓牢机遇,他交托出手里的其他业务,专心致志、保质保量地服务这一家美国大公司,因为“稳”字在外贸人心中是既要保持清醒也要有发展成效,不负众望,这一项业务在他的努力下最大的一笔订单量曾达到2000万美金。他的另一位外销员同事是对接亚洲、非洲地区的客户,由于时差关系她不得不习惯在晚上吃饭的时候回复客人邮件和信息,常常一通电话就要和客人沟通5-8个品种的产品,打完一个客户的电话饭菜已经回炉了好几次。讲起他们的心路历程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但即使转变为了外贸老鸟,面对来之不易的订单,他们依旧不放松最后的底线,对风险控制的研究和实践频见成效,不仅在处理信用证结汇问题时得心应手、炉火纯青,还能在尽心达成客户各方面要求的同时,未雨绸缪,应对客户提出布料头尾色差、短码等问题的索赔,通过细心的把控为每一笔业务上了双重保险。还有这样一位老外贸,他在工作岗位上十年如一日,每笔订单进行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向客人反映生产情况,甚至是客人没有想到的技术细节问题,都会为客人考虑周全,并不遗余力地完成,他的主动、热情、专业深深感动了每一位客户。外销经验与工作业绩不断提升的他每年自营出口都维持在2300万美元左右。

薪火相传,是外贸人手中的“神奇”密码,它用“谆谆教诲”为年轻的外销员“传道授业解惑”,带领他们“披荆斩棘”。培养好每一位员工,成就员工的事业梦想,铸就公司的辉煌,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常达始终践行的事业。95后青年外销员励艳晨在加入常达的第一年就跟随老业务员来到秘鲁参加展会,并前往面料市场与客户进行沟通。在常达各位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下她刻苦学习进出口贸易实务,积累纺织产品知识的同时,利用个人语言专业优势,通过国内外展会、线上平台,出差至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国家进行市场调研和客户拜访,积极开发南美市场。于2019年成功开拓出了个人南美市场业务,她在学习中开拓,在开拓中成长,赓续了常达南美业务,并注入了新元素。如今,励艳晨已基本成为一名可以独当一面的业务员:在正常的贸易工作受到了重重阻碍时,为了能使业务正常运作,她及时和前辈们讨论商定如何排除解决各个环节中将产生的问题,有一次当得知原定工厂无法正常交货时,前辈们毫无保留地分享出自己的货源及时联系其他地区同产品的替代工厂进行交货,最终没有影响客户最后交期。

今年上半年她在麦总带队下一起前往了拉美,第一时间冲向市场前线,不仅是参展,更是深入当地市场进行调研。在展会上共接待了近30位潜在客户。在展会结束后,二人小组又再次投入到了当地市场的调研中,拜访老客户,了解市场动态,沟通产品需求等等。 她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语言天赋,在业余时间她已经开始着手学习法语,为接下来发展非洲业务做好充分的准备。她一直坚信自己这股青春的拼搏力量会为行业发展注入不一样的能量。“永远不要停止学习和探索新的知识和技能,保持开放的心态和持续学习的动力,这将是你成为一名成功的外贸业务员的关键。”这是她送给后来的外贸新人们的一句话。

一群风雨同舟的人可以走得很快、可以走得更远,也能让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2023年,常达公司以优异的业绩庆典19载的拼搏,这19年的逐梦前行、传承跨越、并肩携手和风雨兼程地“走出去”只为春华秋实。常达,见证了前行者的披荆斩棘、星光璀璨,19岁“生日”将成为下一段征程再出发的“起点”,也将成为新一代在接力奋斗中赓续薪火的“家”。

发布于2023年10月8日


华达

逆流而上,聚势前行

——华达公司的外贸发展之路

2023年的外贸人依旧生存不易,直呼:难!

即将到来的第四季度成为了纺织品公司全体员工奋力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的冲刺阶段。其中就有这样一支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内核的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团队——华达公司。近几年来外贸环境日益恶化,华达公司克服重重困难,在人员极度精简的情况下,逆流而上。面对外贸业务环境的波动变化,他们及时调整心态和战略,在持续推进供应链整合与成本控制上,他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初显成效,近三年实现出口额从2000多万美元到3042万美元的增长。

华达公司作为纺织品公司第一批国有混改企业,他们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完善提升,始终保持在公司出口创汇的前列。当然“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顾军作为华达公司的总经理,本身也是老成炼达的外销高手,其个人业务的出口规模连年稳定保持在1500万到2000万美元之间。谈起非洲市场,他如数家珍,早在20多年前他就已经踏上了非洲的热土。在非洲出差,个人的安全和健康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当地的社会治安、政局变动等安全隐患和疟疾、埃博拉等疾病风险,这些每个人谈起来都会害怕的因素,作为一名在非洲闯荡多年的老外贸几乎都遇到过。他回忆道,早年前往尼日利亚时,那里的治安非常糟糕,非必要不外出,出行必需三五成行,遇到拦路打劫是家常便饭,因此只能雇佣当地保镖以保障自身安全。直到现在,非洲面料市场也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前不久,顾军又一次孤身前往西非大陆,正当他准备前往另一个国家拜访客户的前一晚,突发高烧打破了原有的计划,但他并未自乱阵脚,首先想到的是前往医院就医排除疟疾的可能,不巧的是正值周末医院不接待病人,随后紧急联系客户请求帮助,当客户了解原因后立刻联系当地医生前往他入住的酒店进行现场问诊及检验,经过几小时焦急的等待,排除了疟疾的可能,由于及时采取了治疗手段体温也得到了控制,逐渐好转。他为了不让家人和同事担心,这一切他都默默的独自面对,直到出差回国后和同事的一次闲聊中才无意间透露了这个“小秘密”。

作为有着三十年外贸从业经验的老兵,顾军近几年过得也并不轻松。外需走弱、订单不足,是不少外贸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尤其对于“老”外贸人来说,线下展会取消、获客渠道减少,都让业务发展受到挑战。而传统的贸易方式好像也“失灵”了。“遇到新问题就要用更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危中善于找到机会,这才是真正的‘外贸’之道。”他说道。他深信难题并非无解,近些年也不断尝试去找一些新路径,跨境电商业务一开始并没有引起他过多的注意,就在2020年,线下展会去不了,国外客户见不了,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缜密地分析思考,顾军作为一名外贸“老兵”寻觅到了“新赛道”,他作出了重要的决定:转变传统外贸思想、拥抱跨境电商时代。他带领华达公司青年团队尝试在阿里国际站找客户,虽然只是起步阶段,他总结经验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跨境电商作为新型贸易业态,正在获得快速发展,于我们传统外贸而言并不是转型而是新赛道。在数字经济下,我们要加快步伐通过阿里国际站这样的跨境电商平台加入到外贸全流程数字化服务中,实现一键卖全球。

一支优秀的外销员团队是外贸企业打天下的利刃,华达公司发展的故事是纺织品公司所有外贸人奋勇拼搏开拓市场的一个缩影。正是因为他们身上带着敢冲敢拼敢闯的“火种”,以及这种个体的韧性,正在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中汇聚成纺织品公司外贸发展之路的“精气神”,才能让纺织品公司在外贸转型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发布于2023年8月31日


锦达

纺织品公司青年突击队谱写非洲综改之歌

——跑出青春加速度

随着我国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纺织品公司非洲团队迎来了久盼的好消息,他们如惊蛰后初醒,迅速收拾行装,响应“走出去”号召。布局新市场,拓展新领域,深耕非洲作为公司外贸综改中的一项重要工作,80、90后青年组成的尖刀班,分批次从亚洲“走”到了非洲,重新开启阔别3年的非洲外贸之行。

魏绮是这次出访团队中唯一一位“女将”,她已经不是第一次跑西非市场了。众所周知,西非国家多为贫穷地区且存在一定危险性。当一个亚洲面孔尤其是女性面孔的出现必然会引起当地市场很大“关注”。曾经有一次,客人见到她来西非拜访,惊呼难以置信她的勇气。为了保证她的安全,特地派了几名工人当她的“保镖”伴随在其左右才顺利安全地完成了当地面料市场的调研与考察。即便是这样,这次她依然积极响应“走出去,抢订单”号召,第一时间踏上了去西非的征程。魏绮不仅有过人的胆识,更是始终保持学习和开拓的精神。在业务上她孜孜不倦地耕耘着,凭借着自身出色的业务技能和敬业的工作态度,从一名进出口业务小白成长为团队的业务骨干,所经营的产品范围也从传统基础面料,拓展到了居家家纺类产品,以及国外医护类专业性较强、技术含量较高的功能性面料。除了做好自身业务外,她还积极投入外贸专业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用积累的面料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一线市场经验带教新人,让更多的95后乃至00后一起加入到自营出口、深耕非洲的队伍中来,担当青春使命,让青春在非洲焕发出绚丽光彩,用信仰“织”造未来。魏绮深知选择的这个职业,前方充满了未知、挑战甚至是危险,但也从中看到了那个勇敢无畏,敢于迎接挑战的自己,她用实际行动证明90后的青春因奋斗而出彩。

纺织品公司有名的“时差青年”费舰是一名敢为人先的90后,他时刻牢记集团品牌发展战略要求,力求开发出更符合非洲市场需求的面料。为了推广公司自主品牌,他一次次不惮其烦地踏上非洲热土,他常说他的一台手提电脑和出差用的两个拉杆箱就是他的“全世界”,从工作第一年2014年他就带着他的“全世界”走出国门走向非洲,可喜的是第一次出访就成交了60万美元的出口订单,在过去极其艰难的三年里他的平均年出口额达1900万美元,且百分百为自营业务,占公司出口总额的29%。作为一线外销员,他一直秉承着“面对面交流建立起来的信任更牢固、效果也更好”的工作理念,只要敢闯敢拼,不怕吃苦,勇于钻研市场,开发新品种,肯定能有所作为。他的认真与努力也潜移默化地感染了身边的人。有一次,费舰和同事前往科特迪瓦市场时,由于该市场长期被当地少数商人垄断,正当他和同伴驻足在一家店铺前看到公司的优势品种面料,准备拿出挂钩样介绍一番时,却被店员赶出店铺,还被警告离开市场。万事开头难,在费舰看来只要愿意克服困难、入乡随俗,就定能把握住做业务的机会,所以他暂时“忘掉”了警告,和同行人在当地市场坚持蹲点了一整天,最后直接与当地大客户谈成了合作,还相继开发出了其他新客户。长期的坚持与全身心投入,他不断收获了客户的信任。成功的背后是他身为青年党员和团干部主动弘扬“四个顽强”“四个不怕”“四个特能”的干事创业之风,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广大青年投身外贸事业,奋发作为,开拓创新,不负韶华。

开拓非洲市场的任务道阻且长,但在纺织品公司定向招纳的业务员陈震看来,路虽远,行则将至。去年12月,他第一时间走出国门抢占先机来到非洲大陆。但在非洲是没有大型展会的,业务员想要“拉新”,就必须地毯式“扫街”。为了开拓业务,他一待就是5个多月,坚持以脚步丈量非洲市场。初到非洲,营商环境欠佳,外出需当地向导陪同方能成行。他不顾舟车劳顿,实地走访了八个国家近二十个二、三级贸易市场。白天“逛”市场,晚上“做功课”,只为能更精准地把握客户对产品的需求,面对客户的各种询价,他灵活变通,对答如流;面对客户的举棋不定,他设身处地、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本着共赢的目标,给客户提出最专业、最实际、最诚恳的建议,有时甚至是宁可自己暂时不赚钱,也绝不能让客户吃亏,只为收获回头客。

忆及非洲市场开拓之路,他备尝艰辛,却不乏热爱。他由衷地感慨道:“其实我挺喜欢去非洲的!”谈及非洲客户,他更是兴致盎然:“我更喜欢同非洲人打交道,他们淳朴、简单!”他的真诚和用心让客户感受到了他的友好,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市场。他始终相信,通过细心的洞察,认真地做事,用正确的理念、对的方法,坚定信念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未来,纺织品公司非洲团组将继续走出去、沉下去、深进去,“三向发力”,深耕非洲市场,把特种兵优势转化为突击队和特种部队的优势,用单体优势搭建出更高效团队,携手应对挑战,共同描绘发展蓝图,将外贸转型和干事热情落在实上;鼓励80、90后走出舒适区、走出办公室、走出上海,到3-6线城市开拓市场;走出国门,到艰苦地方开辟新局面,不断开拓创新能力。

发布于2023年6月28日